2025年5月3-4日,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一楼北厅顺利举办了第三届生态学与进化生物学国际论坛,参与论坛的老师有:爱尔兰都柏林大学Emma Teeling教授、浙江大学爱丁堡大学联合学院(ZJE) Aaron Irving教授、陕西师范大学李钢教授、陕西师范大学刘洋教授、华中师范大学罗金红教授、华中师范大学焦恒武教授以及武汉大学赵华斌教授。

图1. 参会师生合影
论坛的报告内容主要围绕蝙蝠与哺乳动物的分子生态与进化、蝙蝠的抗病毒免疫机制等。首先,Emma Teeling 教授做了题为“Bats: New models of extended heathspan and disease resistance”的报告,为我们介绍了如何获取开展蝙蝠研究所需的各项元素并基于此开展了蝙蝠长寿的相关研究,发现鼠耳蝠具有独特的维持和修复端粒的能力有助于防止衰老。

图2. 会议海报
陕西师范大学李钢教授针对濒危动物的保护遗传方向做了题为"Conservation genetics and sensory evolution in endangered animals"的报告,重点探讨了云豹和黑足猫的复杂演化历史和适应性演化机制;浙江大学爱丁堡大学联合学院Aaron Irving教授做了题为"Reference-quality bat genomes illuminate clade-specific immunity to viruses"的报告,基于Bat1K项目基因组发现了蝙蝠普遍的免疫基因选择信号,揭示了ISG15等基因的突变引发的对病毒耐受性和抗病性机制。陕西师范大学刘洋教授做了题为"Origin and phenotypic diversification of vertebrate rhodopsin"的报告,介绍了视觉相关基因在脊椎动物中的起源和功能演化,并全面介绍了视觉和嗅觉基因在灵长类中的演化历史。华中师范大学罗金红教授做了题为"Neural representation of self-produced vocalizations in auditory midbrain of behaving bats"的报告,介绍了蝙蝠适应性发声调节与听觉整合的关键机制。学术报告期间,与会师生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和交流。
接着,实验室10名同学就自己目前的研究课题做了英文口头报告,Emma Teeling教授和赵华斌教授在现场进行点评。报告结束后,经老师们讨论评选出三个优秀口头报告。

图3. 获奖的三位口头报告人与点评专家合影
本次论坛有助于进一步了解相关研究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方法,拓宽科研工作的视野与思路,激发科研热情,为我院生态学与进化生物学提供了国际学术交流平台,为未来开展进一步的国际国内合作交流起到积极促进作用。